澜沧县:蔬菜大棚变身“聚宝盆”
澜沧县:蔬菜大棚变身“聚宝盆”
澜沧县:蔬菜大棚变身“聚宝盆”走进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上允村芒满组(mǎnzǔ),一排排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在阳光(yángguāng)下熠熠生辉,棚内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(shēngjībóbó)。大棚里、小溪边农户们正忙着整地、采摘、清洗、装篮……构成一幅多彩的(duōcǎide)丰收图景。
“我们寨子祖祖辈辈(zǔzǔbèibèi)都是以种菜为生,以前种菜靠天吃饭,一季收成(shōuchéng)就看老天爷脸色。”村民们回忆道。2013年,在党委、政府(zhèngfǔ)的关心支持下,芒满组(mǎnzǔ)迎来了发展转机(zhuǎnjī)——76个规范化(guīfànhuà)蔬菜(shūcài)大棚沿着溪流建起,彻底改变了村民“季节性露天种菜”的传统模式。作为组长的赵正华率先扛起发展大棚种植蔬菜的重担,主动钻研先进种植技术,带着小组干部(gànbù)和党员四处取经,把学到的知识手把手教给村民,第一时间(shíjiān)帮助他们解决病虫害、销路堵等问题。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,芒满组形成了“党员带头干、群众跟着上”的良好氛围,大棚蔬菜产业一步步走向规范化、规模化。
相较于传统露天种植,大棚种植能够有效抵御(dǐyù)自然灾害(zìránzāihài),调控温度、湿度和光照等生长环境,显著提高了蔬菜(shūcài)的产量和品质。同时,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品种丰富多样,且错峰上市使得蔬菜价格更具优势(yōushì),不仅满足(mǎnzú)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,也为(wèi)农户们分散了市场风险,提升了收入的稳定性。而农户们自制的有机肥,更是为蔬菜生长“锦上添花”。煤灰、粪肥、草木灰等天然材料经科学配比、充分发酵后,成为蔬菜生长的“黄金养料”,种出的蔬菜绿色(lǜsè)健康,深受市场欢迎。如今,蔬菜大棚已经成为了芒(máng)满组(mǎnzǔ)的“聚宝盆”,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“我今天采摘的(de)这些大芫荽目前市场价是8元一斤,种一茬大芫荽可以收获三四个月,很划算。”村民吴林达一边精心挑选着刚(gāng)采摘的大芫荽,一边开心地说,他们一家目前种有4.7亩蔬菜(shūcài),其中通过大棚种植1.7亩,露天种植3亩,每年可实现(shíxiàn)毛收入10万余元(wànyúyuán)。村民刀小四家的9个大棚也种满了各类蔬菜,靠着四季(sìjì)不间断的种植和销售,她家每年毛收入近27万元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据了解(liǎojiě),目前芒(máng)满组共有43户农户投身(tóushēn)蔬菜种植产业,其中38户采用蔬菜大棚进行种植,78个蔬菜大棚年产值达230万元。作为蔬菜产业发展“主力军”的大棚,让村民们实现了“家门口(jiāménkǒu)就业、全家团圆增收”的愿望,成为芒满组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。
云(yún)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高玥 胡梅君
澜沧县融(xiànróng)媒体中心:鲁昱颖 周丽青
走进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上允村芒满组(mǎnzǔ),一排排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在阳光(yángguāng)下熠熠生辉,棚内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(shēngjībóbó)。大棚里、小溪边农户们正忙着整地、采摘、清洗、装篮……构成一幅多彩的(duōcǎide)丰收图景。
“我们寨子祖祖辈辈(zǔzǔbèibèi)都是以种菜为生,以前种菜靠天吃饭,一季收成(shōuchéng)就看老天爷脸色。”村民们回忆道。2013年,在党委、政府(zhèngfǔ)的关心支持下,芒满组(mǎnzǔ)迎来了发展转机(zhuǎnjī)——76个规范化(guīfànhuà)蔬菜(shūcài)大棚沿着溪流建起,彻底改变了村民“季节性露天种菜”的传统模式。作为组长的赵正华率先扛起发展大棚种植蔬菜的重担,主动钻研先进种植技术,带着小组干部(gànbù)和党员四处取经,把学到的知识手把手教给村民,第一时间(shíjiān)帮助他们解决病虫害、销路堵等问题。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,芒满组形成了“党员带头干、群众跟着上”的良好氛围,大棚蔬菜产业一步步走向规范化、规模化。
相较于传统露天种植,大棚种植能够有效抵御(dǐyù)自然灾害(zìránzāihài),调控温度、湿度和光照等生长环境,显著提高了蔬菜(shūcài)的产量和品质。同时,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品种丰富多样,且错峰上市使得蔬菜价格更具优势(yōushì),不仅满足(mǎnzú)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,也为(wèi)农户们分散了市场风险,提升了收入的稳定性。而农户们自制的有机肥,更是为蔬菜生长“锦上添花”。煤灰、粪肥、草木灰等天然材料经科学配比、充分发酵后,成为蔬菜生长的“黄金养料”,种出的蔬菜绿色(lǜsè)健康,深受市场欢迎。如今,蔬菜大棚已经成为了芒(máng)满组(mǎnzǔ)的“聚宝盆”,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“我今天采摘的(de)这些大芫荽目前市场价是8元一斤,种一茬大芫荽可以收获三四个月,很划算。”村民吴林达一边精心挑选着刚(gāng)采摘的大芫荽,一边开心地说,他们一家目前种有4.7亩蔬菜(shūcài),其中通过大棚种植1.7亩,露天种植3亩,每年可实现(shíxiàn)毛收入10万余元(wànyúyuán)。村民刀小四家的9个大棚也种满了各类蔬菜,靠着四季(sìjì)不间断的种植和销售,她家每年毛收入近27万元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据了解(liǎojiě),目前芒(máng)满组共有43户农户投身(tóushēn)蔬菜种植产业,其中38户采用蔬菜大棚进行种植,78个蔬菜大棚年产值达230万元。作为蔬菜产业发展“主力军”的大棚,让村民们实现了“家门口(jiāménkǒu)就业、全家团圆增收”的愿望,成为芒满组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。
云(yún)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高玥 胡梅君
澜沧县融(xiànróng)媒体中心:鲁昱颖 周丽青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